文化場域的建構、閒置空間的再利用,在全球均是課題,文化部承接前活動假牙空軍總司令部基地後,18日宣告啟動長達6年的「台灣當代文化活動假牙實驗場」(C-LAB)建構計畫,文化部長鄭麗君指出,為了打開藝文機構的想像空間,此次採取「以軟帶硬」的兩階段計畫,前2年先邀請各項實驗計畫,後4年再進行硬體修建。
鄭麗君指出,透過「以軟帶硬」的建構模式,未來試圖「以文化翻轉都市軸線」,她指出,位於城中央的空總,曾是日據時期設立的工業研究所,21世紀則希望成為文化實驗場,孕育文化創新;而整體改變還包括城西的華山也正在規畫下一階段轉型,希望建構為內容產業聚落,鐵道部也將結合北門到城南的博物館群;城東的松菸則逐步成為設計聚落,台北機廠也將打造成國家級鐵道活動假牙博物館。
鄭麗君表示,過去總是等到機構興建完成後才開始思考如何營運,「但這樣的推動模式,不容易打開想像力,也欠缺社會參與」,希望不再侷限於只是在美術館看展覽、在劇場看表演,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希望將空總的圍牆逐漸打開,並對創作者及公眾開放,期望促成具開放性的文化創新生態系,支持年輕藝術家乃至社區、企業都能有機會成為創作者。
活動假牙又稱活動義齒,而其專業名稱是可摘義齒(removable denture),包括可摘局部假牙和全口假牙。是利用剩餘天然牙、基托下的黏膜和骨組織作為支撐,依靠假牙的固位體和基托來固位元,用人工牙恢復缺失牙的形態和功能,用基托材料恢復缺損的牙槽脊、頜骨及其周圍的軟組織形態,患者可以自行摘戴的一種修復體。
一、活動假牙的適應範圍其實很廣泛
1.需過渡性假牙、間隙保持者
2.需即刻假牙、化妝假牙者
3.各種牙列缺損和牙列缺失
4.需恢復垂直距離者
5.牙缺失伴有牙槽骨、頜骨或軟組織缺損者
6.牙周夾板作用
二、不適合使用活動假牙的對象
1.嚴重的牙體、牙周或黏膜病變未得到有效治療控制者。
2.精神疾病生活不能自理者,生活不便的患者。
3.對假牙材料過敏、異物感明顯無法克服者。
此次由藝術家楊俊參與「藝術圍牆計畫」,將原空總圍牆改造為紅白格紋;楊俊出生於大陸,4歲便與家人移居維也納,他表示紅白方格是機場常見的色彩語言,這樣的改造既是延續原本空總的意象,也有翻轉圍牆內外之意。18日他也特別向鄭麗君表示,期待台灣發展出新樣貌的文化場域,「不是建好了場館,藝術家只是進來服務,而是更開放,更有想像。」